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编者按:在时代浪尖上,一代代中国青年传承五四精神,谱写青春之歌。在燕赵大地,河北青春力量正用行动定义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是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技术能手,“全能型”教师;他们或是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或是在基层社区替人解困。燕赵都市报今日推出“新时代,新青年”特别策划,与你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奋斗青春。一起来看村官马杰的故事。
9年前,马杰自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了灵寿后,发现当地的腌肉风味独特。在她的带动下,当地腌肉不仅做出了品牌,还带动了村民致富。
00:46
五一是许多人放假休息的日子,但今年35岁的马杰却排了满满的工作行程:上午要到灵寿县当地的超市了解腌肉、栗蘑、红薯、五谷杂粮等农特产品在节日期间的销售情况,下午又要赶往山区调研农家猪的养殖情况……现任灵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的她,曾经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一位创业青年,腌肉正是她在村官任职期间主导的创业项目。9年前,马杰自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了灵寿后,发现当地的腌肉风味独特,口感特别好,就想给家人带一些回去尝尝,但是市场上却买不到,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带动老百姓发展腌肉产业,不仅能推广当地饮食文化,还可以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当地腌肉不仅做出了品牌,还带动了村民致富。她也先后被授予“灵寿县首批‘百名优秀农村青年’”、“灵寿县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共产党员”、“石家庄市先进个人”、“扶贫助困好青年”、“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荣誉称号。
起因:希望让灵寿漫山的猪飞出去
马杰是邢台南宫人,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灵寿县灵寿镇胡庄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她至今记得刚到灵寿走访村里的情景。“不少村落家家都养猪,而且都是喝山泉水长大的山猪。”马杰说,而且,当地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腌肉,做出来的腌肉风味独特,口感特别好。
“好吃”、“当地特色”,这样的腌肉给马杰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忙碌的工作让马杰暂时忘记了“腌肉”,当年根将近,马杰准备回家过年时,在琢磨给家人带什么特产时,她一下子想起来“腌肉”。然而,当她准备去买些回家时,却发现在市场上找不到“拿得出手”的品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这么好的农产品,却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商品化、品牌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挖掘。”想到这,马杰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够通过带领村民养猪做品牌腌肉,增加村民收入。
那么,这个想法可行吗?腌肉到底有没有市场前景?马杰进行了深入的走访,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灵寿腌猪肉的历史和制作工艺等。“通过走访,我发现灵寿的腌猪肉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调研后的马杰更有信心了,她认为腌肉好吃又能体现文化特色,应该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品尝到。
年,马杰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成立了“灵寿县束修斋食品有限公司”,开始培育品牌“漫山飞猪”。为什么叫“漫山飞猪”?对于这个名称,马杰说,这是山区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企业的美好愿景。“希望让灵寿漫山的猪飞出去,让山区的百姓富起来。”她笑着说。
发展:线上线下齐发力,走出品牌路
愿望是美好的,创业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初,马杰他们在陈庄镇东庄窝村选取了第一批合作农户,生产了首批产品。但因为没有任何销售经验和销售渠道,面临有产品无销售的难题。
“当时看着加工的产品没销路,十分发愁。”马杰回忆说,当时没办法,几个小伙伴商量着,先尝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