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解读石家庄市居住区建 [复制链接]

1#

将容积率与建筑风貌挂钩

景观风貌审查标准对标一线城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解读《石家庄市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创新办法(试行)》

为创新城市景观风貌管理举措,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居住区建筑风貌与容积率联动创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7月19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办法》进行了解读。

问:《办法》的出台有着怎样的背景?出台的目的又是什么?

答:《办法》的出台恰逢我市“十四五”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要求石家庄当好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排头兵、领头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石家庄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目标。“实施空间拓展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品位”被列为其中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城市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但同时,前些年大规模、高强度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使高层住宅容积率过高,造成中心城区愈发拥堵,对城市风貌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老百姓的房子多了,但居住环境品质却下降了。因此,“把强度降下来、把品质提上去”,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了积极回应社会各界提升城市品质的广泛呼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建设“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的新思路,一是我市在新编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确立了疏解中心城区、拥河发展,拉开城市框架的城市发展愿景,为降低开发强度,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发展基础。二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创新,以超常的举措对标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和雄安新区,针对城市中“面广量大”的住宅建筑,提出了将容积率与风貌挂钩,制定出台该《办法》。其目的,一个是严控容积率上限,将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最高值限定在2.0以内。二是将容积率与风貌品质紧密挂钩,在2.0容积率的范围内拿出0.2单独作为风貌容积率,对达到高标准风貌设计需求的项目给予0.2的容积率。对一些满足于底线或一般风貌标准的项目,不能取得或只能部分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可以说,《办法》的出台,是更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省会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目标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将会对我市建筑风貌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问:建筑风貌容积率在哪些环节执行?答:贯穿于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若干环节。首先在土地招拍挂的时候,在土地出让合同中要载明出让地块的容积率中含有0.2的建筑风貌容积率。在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阶段,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要对方案的景观风貌和取得建筑风貌容积率的情况进行专门审查,在规划验收阶段还要对涉及建筑风貌容积率的内容进行审核落实。问:在规划审查阶段,有哪些标准确保方案符合景观风貌要求呢?答:考虑到执行的公平性、可操作性,建筑风貌容积率的审查指标,一共分为三类情形。第一类是可以具体量化的指标,包括“提供开敞空间”“优化建筑顶部”“采用高品质外立面材质”,在方案中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类指标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审查,通过后给予相应建筑风貌容积率。第二类是综合评审指标,由聘请的专家大师来进行审查,包括方案中涉及的“城市风貌”“街道空间”“建筑组群”“建筑单体”“建筑细部”五部分内容,通过后再给予相应容积率。这两类指标针对的是一般项目,需要结合运用,给予的建筑风貌容积率总数不超过0.2。第三类情况,如果设计方案特别优秀,突破创新,引领了城市发展的潮流,或者出自国内外名家之手,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作品,那么可以不受我市现行的景观风貌制度的限制,经过专家评审,规委会审议等程序之后,直接给予0.2的建筑风貌容积率。问:我市之前也出台过景观风貌的管理政策,这次《办法》与之前有哪些重要变化?答:最重要的就是管理思路、手段和机制的变化。原有的风貌管理规定主要是管“底线”,对城市风貌设定负面清单和明确一般性的管控要求。这次的《办法》主要是提升标准,是对高品质建筑风貌提出了一份“高标准清单要求”。城市的景观风貌问题成因比较复杂,除去与城市历史沿革、自然禀赋密切相关,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以往我们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城市景观风貌的管理,考虑更多的是底线和制约因素。但是现在面对石家庄市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任务,路径依赖、惯性思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这次跳出了老路子,采用了非常规的方法,把标杆直接定在和国内先进城市同一水平线上,让容积率指标的取得和景观风貌品质紧密挂钩联动,目的是充分调动开发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从源头上提升广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视程度,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