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图解石家庄市ldquo十四五r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805/4925640.html

日前,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石家庄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3月18日公开发布了《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石家庄“十四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制作了该规划的图解。

快来了解一下吧

↓↓↓

发展环境

01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02

我市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石家庄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积极应对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4+4”现代产业统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四种类型经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引领省会高水平开放发展,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引领省会高水平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必须遵循的原则

0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0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03|坚持新发展理念

0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05|坚持系统观念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

建设现代化省会,打造全国创新型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

年远景目标

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省会经济强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主要目标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01

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

建成以石家庄为中心、连接京津冀主要城市及相邻省会城市“1.5小时交通圈”

02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03

深化产业协同合作

积极参与京津冀产业链分工,培育一批“研发总部+制造基地”跨区域高精尖产业集群主动承接京津功能外溢,建设一批区域总部和服务中心

04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05

提升承接平台能级水平

对接支持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01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接

02

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03

对标对表雄安新区建设

助力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01

主动对接服务冬奥盛会

02

加强冰雪场地设施规划建设

到年,全市滑雪场馆达到10个、滑冰馆达到8个以上,建成冰雪体育特色小镇2个,培育2个全国品牌赛事和活动。

03

培育发展冰雪产业

大力实施科技强市行动

01

优化整合科技资源

打造高新区、鹿泉区开发区、正定新区3大科技创新高地。

02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氢能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在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领域攻克一批“杀手锏”技术,在高品质钢铁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攻克一批培育产业新优势的技术。

03

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加快国家技术转移河北(正定)中心建设,推动华为鲲鹏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支持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争列国家级创新中心。

推动区域协同创作

01

深化与京津雄深度创新

加快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完善提升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功能,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02

拓展创新合作空间

推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在石设立研究生分院(研究院),支持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来石设立机构

03

强化市县联动创新

实施县域科技跃升计划,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到年,A、B、C三类县的数量结构优化为10个、7个、4个左右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01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群体

国家、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家。

02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完善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的水平和功能,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到年,新增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到家以上。

03

优化完善孵化育成体系

到年,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85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01

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

打造“人才绿卡”升级版;深入实施“海石计划”,谋划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外国人才小镇,争取每年引进海外高端科技人才50名左右;实施飞地引才行动和“周末专家”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高校毕业生38万人以上,其中“双一流”高校及世界排名前高校毕业生1.2万人以上。

02

打造一批人才集聚平台

“十四五”期间,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团队30个、科技领军人物30名。到年,“创新型企业家”培训基地达到10个、“产业技术与管理创新人才”培训基地达到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达到10个。重点扶持培育5-10个高端智库。

03

创新人才激励办法

组建市高端创新人才举荐委员会。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01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推广创新券制度,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探索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

02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推动“零专利”“零版权”“无商标”企业加快知识产权布局。到年,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提高到6件。

03

构建融合协作创新体系

以“互联网+技术市场”为核心,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亿元。

加快发展“4+4”现代产业

News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显示、通信设备产业,培育壮大卫星导航、集成电路、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到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高端化学药、优质中药产业,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与健康服务业,建设区域性健康管理数字中心,配套发展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新兴服务业。到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工程和专用设备、智能装备等产业。到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以上。

现代商贸物流业

提质现代商贸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农产品物流、工业物流等产业,做大商务会展业。到年,营业收入突破五千亿元

News

培育壮大潜力产业

节能环保业

打造世界级环境监测设备制造及服务基地。

旅游业

高水平举办省市旅发大会,加快构建“两带串三区、双核带多点、三网全覆盖”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设平山、灵寿、鹿泉、赞皇、井陉、矿区等太行山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正定古城申遗和创建5A景区,发展一批4A级以上高等级景区。

金融业

深入建设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桥西区金融创新开发区、中央商务区为依托的金融集聚区,构建互联网金融圈、融资租赁圈、基金产业圈、民间资本圈、金融服务外包圈5大金融生态圈。

科技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

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扶持发展专业化平台,打造“设计+”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博文创产业,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之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News

推动钢铁精品化发展

News

推动化工精细化发展

News

推动建材绿色化发展

News

推动纺织服装高端化发展

News

推动食品功能化发展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News

加快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News

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News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News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

News

增强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

开展质量强市行动

News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News

强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News

加强品牌建设

加快数字产业化

01

构建数字化资源体系

02

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03

加快数字经济载体建设

推动产业数字化

01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02

推动农业智慧化转型

03

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04

实施“数字+”示范试点

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

01

打造数字政府

02

推进社会服务数字化

03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完善数字化生态体系

01

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02

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

03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地标

培育城市经济发展新业态

强化城市经济产业新支撑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打造开放发展先行区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集区

打造康养休闲产业聚集区

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提升发展园区经济

增强园区发展能级

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

增强开发区承载能力

培育发展生态经济

推动产业生态化

推动生态产业化

全面提升主城区形象品质

着力拓展发展空间

建设滹沱河黄金水岸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

着力打造城市品牌

全力打造正定发展新引擎

织密高效交通网络

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打造公共服务高地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新三区域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推动规划建设一体化

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

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动要素供给一体化

完善现代交通网络

打造轨道上的石家庄

完善公路路网体系

拓展现代化航空运输体系

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着力增强石家庄辐射带动能力

不断提升都市圈联动发展能力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01

促进大循环双循环有效链接

02

壮大现代商贸流通

03

强化现代物流支撑

04

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保障体系

以高质量投资创造新需求

01

优化投资结构

02

激发民间投资获利

03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01

打造一流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

02

加快能源体系建设

03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01

完善消费设施

02

创新消费模式

03

优化消费环境

持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改革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化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01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02

实施现代种业发展行动

03

优化农业结构布局

04

大力发展“四个农业”

05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0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02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03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04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05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

0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02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03

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04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01

全面落实衔接过渡期政策

0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03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04

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

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提高空间利用水平

实施差异化空间政策

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加快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完善城镇体系

实施县城建设品质提升行动

培育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2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2

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

3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发展文化市场主体

2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3

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4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持续深化污染防治

01

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02

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

03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控

04

全面治理农业农村污染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01

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

02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03

补齐水生态短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01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02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03

强化资源高效利用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01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02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03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

News

加快开放平台建设

News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News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News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News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News

促进“三港”融合

News

促进外贸外资提质增效

News

推动与其他地区合作发展

News

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稳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持续提高转移性收入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新改、扩建幼儿园48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及以上,创建所示范性幼儿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在二、三环之间新建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4所

主城区规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80所,其他县(市、区)规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所,满足居民子女就学需求。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有位的京津冀蓝领教育培训基地。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全力推进高校园区建设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建设健康石家庄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

推进医疗服务提质

推动市级医疗服务中心扩容提质

促进中医药发展

力争实现5-7个县(市、区)医院,提升县域疑难重症诊疗能力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建成5医院

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提升青年思想修养

服务青年现实需求

推进青少年权益保障

营造青年友好环境

统筹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妇女儿童保护

发展残疾人事业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保障经济安全

保障网络安全

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5+N”网格体系

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安全生产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打造国家级医疗物资应急保障示范城市和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供基地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力争全市二分之一县(市、区)达到安全发展城市标准。

完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维护党章样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加快建设法治石家庄

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加强地方立法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保证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推动形成狠抓落实工作机制

建立统一规划体系加强各类政策保障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石家庄市发改委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