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突发疫情
1月8日起
石家庄市全面封控
只进不出
而近日却有一辆车
在警车的护送下
驶向北京
······
04:04
以我的付出换对方的健康,值得!
今年44岁的李先生是一名转业军人,在河北省医院工作。年7月20日,馆陶县红十字会医院举办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李先生率先留样入库,他说:要为血液病患者献上一份爱心,送去生命的希望。哪天配型成功了,我便能挽救一条性命,拯救一个家庭。
年11月,李先生接到中华骨髓库河北省管理中心电话,询问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必须的!
但接下来的高分辨检测和健康体检,李先生遇到了小小的麻烦:第一次体检,我的血液指标不符合捐献要求,当时特别担心。
在医生指导下,李先生开始戒烟酒,戒荤腥。通过半个月的努力,第二次检测显示达标,李先生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既然成功了,说明我很幸运,而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起带头作用。
救人的事要紧,必须去。
1月6日,是约定捐献的日子。在看到石家庄发生疫情的消息后,李先生毅然乘坐高铁逆行前往,没有什么比生命的渴望更重要,疫情我们可以战胜,生命只有一次!
在进行了5天筹备后,李先生经过了5个小时的采集,于1月11日13时,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毫升,成为中华骨髓库第例、河北分库第位捐献者,也是年河北省第一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
没什么,只是做了一点小事。
采集结束后,一刻也不能等!要争分夺秒,把这份生命的种子送往北京。获悉有生命种子要转运北京,河北省交管局立即进行安排部署,连夜制定了护送方案。
1月11日14时,红十字会携带消毒后的转运箱登上了急救车,火速赶往了石家庄市的裕华路高速路口。河北省交管局全程远程指挥,石家庄市50多名交警沿途进行引导,急救车仅用了15分钟就到达了高速口,并与北京市的急救车进行了交接。北京交警同样开启绿色通道,沿途全程护送急救车通过。
17时30分,这场疫情之下的生命速递通过北京河北两地多个部门的爱心协作和接力,顺利抵医院。
当天夜里,这例造血干细胞已经被输注到患者体内!
根据疫情防控规定,李先生将居家隔离14+7天。对此,他却表示,没什么,只是做了一点小事。疫情无情,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战胜。我还想告诉大家,捐髓并不可怕,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捐髓志愿者的队伍,共同来救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疫情之下
李先生的善举
挽救了他人生命
也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致敬!
谢谢您!
来源丨中国搜索综合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环球网、央视新闻
编辑|徐骁骁
文案丨路露
校对|张艳红
监制|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