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石家庄市政府——西安交通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合作协议》等3项协议,双方就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根据协议,石家庄市与西安交通大学将在加强智库合作交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人才实践教学培养及课程建设合作、加强对石家庄学院发展的指导支持、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共同培养博士后高端人才、鼓励毕业生到石家庄工作创业、开创卫生医药领域新合作等10个方面全面合作,有力促进石家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石家庄市进一步优化引才聚才环境,全力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加强市校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正是其中的一项硬措施。
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四种类型经济,不断创新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石家庄市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实施办法》,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负责人个人所得税奖励,并纳入人才绿卡服务范围,提供相应服务。出台《石家庄市市校合作促进办法》,加强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联系对接,吸引和支持京津等外地高校、科研院所来石家庄市建设一批创新平台,转移转化一批科技成果,汇聚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除了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该市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所高校签订共建博士毕业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达成共建产业发展研究院初步意向,开展研究生实践活动和前沿产业技术研究。
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优化人才住房环境,也是石家庄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天津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生赵元元拿到了石家庄市级人才公寓的钥匙。“宝宝快要出生了,搬进人才公寓将大大改善我们一家的住房环境。”拥有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就医院的赵元元说,这座城市对于人才的重视,让她感到生活在这里很安心。
赵元元住房环境的改善,得益于石家庄市面向市内六区绿卡人才推出的第一批套市级人才公寓。此外,各县(市、区)和企事业单位也通过配建、改建、自建等方式,建成投用各类人才保障房套。目前,该市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补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石家庄市还创新引才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搭建了“春暖花开‘石’等你来”高层次人才云端招聘平台,求职者和用工单位面试、宣讲、签约均在线上完成,真正实现不见面应聘。全国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内所高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