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檀财经
文/初晓
千万人口大城市,到底哪里最安全?哪里防控排第一?
用数据来说话!
据时代数据统计,内地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大型城市有16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天津、临沂、武汉、石家庄、哈尔滨、苏州、郑州、南阳、西安、杭州。
其中,杭州的常住人口数量是在去年下半年突破的万。
人口越多,在这个特殊时期,抗击疫情的难度也就越大。
对这16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按每万人中有多少确诊人数做了一张表格,可以看出到底哪个城市按比例来说得病率最低。
发病时间截止到年2月12日18时,人口数据来自于18年统计局数据。
数据来源:统计局及实时疫情地图
除去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外,其余城市中,可以看出,石家庄、临沂、苏州、天津、成都的万人中确诊人数都比较低。
石家庄的确诊人数,可以说是在16个大型城市中最少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人都不往石家庄去?还是一出现就控制住了?
亲身经历告诉你。
“我在石家庄,现在慌得一笔”——石家庄人如是说。
大年初三,全石家庄最繁华的一条路——中山路,冷冷清清。
街上没人,停留许久才能见到一辆车飞驰而过。
别管是北国商城还是工商银行,全都空荡荡的。
当然,如果不是真的有事,谁也不乐意在铺天盖地宣传疫情有多严重的时候走出家门。
走进银行,工作人员都离得老远招呼,指示顾客去柜员机办理业务,坚决不靠近。
这里不是指责人家的态度,反而是表扬,这才是疫情期间保持距离的最好模范。
对冠状病毒,石家庄人确实不太了解。
但是对非典,那一听就立刻人人戴起了口罩。还有更着急的,直接呼吁小区封区。亲眼见到有小区把共享单车堆在一起将进出口拦住的。
从小区到飞机场,一路上测三四次体温,生怕你出问题。
每个小区门口都有戴着口罩和红色袖章的人,脸上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警惕地盯着你。
“哪儿人?来干嘛的!测体温,登记!”
这就是石家庄。
宁可做多被人嫌敏感,也不想做少了导致严重后果。
飞机洒消毒水是谣言?还真不是,石家庄正定某村直接用了无人机洒消毒水。
没办法,年作为重灾区之一的河北,承担了不可承受之痛。
那场疫情仅仅过去了17年,大部分老百姓还记忆犹新。
当别的地区孩子拼命劝父母戴口罩时,石家庄变成了父母劝孩子戴口罩。
没办法,咱们就是这么怕!
对待疫情,多谨慎都不为过。
相比较于石家庄的严峻程度,石家庄的疫情其实没那么严重。
从最新的疫情实时数据来看,石家庄一共只有27例确诊病例。
这可是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还是人员聚集处的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看看表格上,有几个城市能有这不到五十的数字?
而这些确诊病例的来源也写得一清二楚,大部分来自疫情最严重的区域,另外部分则来自于和他们密切接触的亲友。
这些,官方都有通报,看得一清二楚。
从源头上把确诊人数控制住了!没有外来人员了,也没有新增其他被传染上的病例,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说。
石家庄,还挺安全的。
再看看人口比例,在千万级人口城市中,石家庄确诊人数比例最低!
防疫第一名!
所以说,石家庄人,我们不必慌张,做好防范是必要的,但是也不用害怕。
该吃吃该喝喝,多洗手少出门就够了。
再加上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别的地方最缺的,对石家庄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那就是医疗、药物、口罩和食物。
先说医疗。
按照年的统计数据,石家庄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个。其中,医院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个,村卫生室个,乡镇卫生院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张,乡镇卫生院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3.1万人,注册护士3.3万人。
其中,医院,石家庄有17家。
看上去不算多,但是医院都聚集在了省会石家庄。比如省一、二、三、四院,医院,医院还真的不少。
别忘了,河北医科大学就在石家庄。即使抽调了一些医生去支援湖北地区,在医务人员的储备上,咱石家庄也缺不了。
这里尤其是要感谢下石家庄的所有大夫和护士。即使石家庄疫情不严重,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过年期间全部在岗,一天都没有休息。
石家庄人,真的别担心。有啥病都能看!
就算石家庄看不了,家门口守着个北京,也不会没地儿治!
药物上,石家庄本地人最清楚,有着华药和石药两个巨头,那还真的是不缺药。
问问石家庄人,哪个家里不储备点它们生产的常见药?
尤其是华北制药,是全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生产的青霉素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他抗生素类药品也在全国首屈一指。
石药集团也是一样,作为河北支柱企业之一,头孢、维生素C产量都在全国领先。
还有以岭药业、神威制药等等出名的药企。
从网上统计的数据来看,石家庄的药企有一百多家,不愧有“中国药都”之称。
石家庄人别担心,咱真的不缺药!
医院又有药物,那么防范用品口罩呢?
现在啊,全国各地都缺口罩,全部产能都供给最需要的地区了,这点石家庄也不例外。
但是有个好处,刚出现疫情时,石家庄这里能买到口罩!
而老百姓们敏感性又比较强,及时购买了不少。
这是因为石家庄除了医药行业外,还有一个行业比较发达——纺织业。
位于石家庄的河北科技大学,就是由纺织学院和机电学院组合兼并而成的。
在过去,石家庄有大量的国有纺织厂,虽然之后进行了改制,但是整体来说石家庄的纺织行业还是一个支柱产业,是全国纺织基地之一。
再加上受到医药行业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带动,和医药相关的纺织业中生产口罩的厂家本地也有。
比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可以日产防护口罩80万只。1月28号就已经复工生产了,还上了新闻。
在过年期间,别处纷纷喊着买不到口罩时,特地去了家附近的药房。
确实限购口罩,一人能够买的只有五只。但是口罩也没涨价,医用外科口罩每只四毛钱。
9点多买到了五只,还算好买。
再加上受国家号召,不少企业都在开展口罩和医药防护用品的生产线,作为全国纺织基地之一的石家庄来说,也在宣传下开始了改生产线生产医疗防护用品。
再怎么说,本地的口罩也得先供应上吧。
石家庄人不慌!咱们把传染源控制住了,别管N95了,普通医用外科的口罩戴戴足够了!
最后来说下食物。
从扬州等地的小伙伴口中了解到,买菜成了他们的大难题。
在手机APP上抢菜很艰难,基本上刚上架就没了。去超市买?那也要赶早,何况还对人员出入小区有限制。
这时候运送蔬菜也是个大难题,菜价不可避免的都涨了。
这些,对石家庄人来说,全都不是问题。
河北作为农业大省,作为北京天津的菜篮子,最基本的食物那是不可能缺的。
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日上市量在吨以上,可以保障石家庄和周边地区85%以上的农副产品供应,价格非常平稳。
实际也是如此。
过节期间去北国超市购买蔬菜水果,既没涨价,也没少,而且蔬菜种类还是挺丰富的。
在超市不好意思拍照,从石家庄新闻上找了几张,基本看到的也是这样。
图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
唯独有一点,街上的饭馆全都关了火,没人在这时候开业了。
倒是也别慌,有肉有菜,特殊时期自己开火得了,实在不行,超市里买点烧饼熟食,凑合一下也能抵一顿。
石家庄人别慌,咱有的是吃的!
即使石家庄的大街上冷冷清清,人们看到彼此就绕着走,但真的不要害怕。
咱石家庄,疫情源头控制住了!仅仅27例,比哪儿都少!
有医院有大夫还有药,有吃有喝也有口罩。
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石家庄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