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仑南大街没有找到寺院踪影,地图上大概位置是在高新区第一小学后面。从昆仑南大街转入湘江道,问了路人,居然把“寺院”听成“四院”,医院。
绕到祁连街,天山熙湖二期小区北有一扇大门,从门缝看到远处的红色建筑,应该是寺院了。
再次回到昆仑南大街天山熙湖一期小区对面,找到一条狭窄的道路,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有寺院。刚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一位工地人员告诉沿工地内的围墙西行到尽头就到达目的地。
石家庄裕华旃檀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长江街道,医院湘江院区南,昆仑南大街天山熙湖一期小区往天山熙湖二期小区方向西行约米处。
石家庄裕华旃檀寺始建于隋代(公元~年),至今已有1余年的历史。寺院曾多次重修和重建,顺治三年(公元年)重修,现存一通重修寺院的龙头石碑;民国十四年(公元年)重修。至文革前保存完好,文革期间寺院破坏殆尽,佛像、碑刻等被捣毁后埋入地下。
年4月,石家庄市开发区长江大道扩建工程在石家庄市留村发现有文物遗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考古人员对这一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发掘中,共勘探面积一千平方米,发掘五百三十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石质赑屃、碑刻、碑座、佛像等十七件,还有大量青花瓷片、黑瓷片和白瓷片。考古人员通过对出土的碑刻进行研究,确认为始建于隋代的旃檀寺,后曾因种种原因多次重修和重建,到后来烟灭无闻,考古人员认为,旃檀寺遗址的发掘对研究石家庄市地名演变、历史发展和佛教兴衰具有一定意义。
现今石家庄裕华旃檀寺是在原有寺院基址上重建而成,有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地藏殿、观音亭、药师殿,还有客堂、斋堂和寮房等。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尊隋代石刻佛像。
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