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因其便捷、经济等成为市民出行青睐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近两年来,因“飞线充电”引发的电动车起火事件屡见不鲜。在今年的石家庄市两会上,石家庄人大代表、河北太和集团总裁兼太和电子城总经理李美瑄建议,为进一步降低电动车充电的安全隐患,保证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议在城区增加建设电动车充电桩。
“年9月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决定》,电动车管理也更加法治化,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能够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出行和整体形象。”李美瑄代表提出,在规范电动车上路行驶问题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那就是电动车充电的问题。
她调研后发现,因为没有统一的充电桩,或充电场所,近两年生产销售的电动车电池不能轻易取下来,必须整车充电,所以现在很多多层住宅小区,人们采取楼上飞线方式给电动车充电,一些高层住宅则是把电动车推上楼,在家里、楼梯,或单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充电。无论是在家里、楼道、单位还是“飞线”等,这些都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这几年频发的小区火灾等,很多就是由于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的,给居民财产和生命带来很多损失和伤害。
对此,她建议,在小区、市场或者商务办公区,政府应根据居民数量、电动车规模、场地等因素对集中充电桩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简化审批流程,按需建设,尽力满足需求,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充电的民生难题。
同时,她建议,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是一项惠及全民的民生工程,因此,应以“灵活、经济、便民”为原则。“比如,在小区等生活区,充电桩设置要有遮风挡雨的车棚,配备适合各种电车电源的接口,收费方式可以采用包月、电费计量等方式,收费标准以核算用电量的费用为准。”她举例说,而在商务区、商业区等场所,可适当设置一些自动充电桩,可采用手机扫码等智能支付的收费方式,真正实现便民、安全等。
针对维护、运营方面,她建议,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好,投入使用后,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巡视、检查和维护,在有损坏时能够及时维修,保障正常使用;同时,在集中充电桩场所,要安装监控、烟感,设置灭火器等消防安全设施,保证有火灾等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避免出现“火烧连营”的消防事故。
“从表面上看,电动车充电桩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涉及到众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但是数量规模庞大,而且背后关乎的是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李美瑄代表认为,因此,规范、建设电动车充电桩,将为无数居民带来更多便捷和安全,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水平。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春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