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沿线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年7月,我省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支持省会实施拥河发展战略”,石家庄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建设滹沱河高水平生态经济带,拉开城市框架。那么,该如何加快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在今年的石家庄市两会上,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工会办副主任徐萌建议,对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进行高标准规划,打造省会标志性高端商务集中区、新业态新模式策源地、冀中南数字化服务核心区,同时,布局一批引领型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动历史资源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现状:滹沱河经济带发展整体规划有待优化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沿线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仰韶文化遗址和中山古城遗址。”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工会办副主任徐萌说,加快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能力;有利于完善省会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对于全面增强省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美丽省会城市,当好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排头兵、领头雁具有重要意义。
徐萌委员表示,近年来,石家庄十分重视滹沱河沿线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省会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打造滹沱河沿线高水平生态经济带,这为挖掘“母亲河”潜力,造福沿河群众,支撑带动省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步伐奠定了基础。
“滹沱河及沿线地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历史文化资源,随着拥河发展的实施,将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区域、城市的窗口,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徐萌委员经过调研发现,目前,石家庄虽然已制定了滹沱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顶层设计方面,没能把土地、产业、环境等规划工作与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整体的合理优化空间布局。
同时,她认为,沿河历史文化还需下功夫深挖、引进龙头企业还需加大、创新绿色理念需强化。“在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中,尚未结合历史文化和沿线地域文化深度深挖、有机融合。”她说,大型产业方面虽然有石药、华药等规模性生物医药企业,但缺乏其他领域的龙头企业,未形成产业优势,带动产业链的延伸。而在绿色创新理念方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尚需加强。
建议:建设市级专班,全面推进滹沱河经济带发展
对此,徐萌委员建议,通过专班推进、整体规划、科学分布、产业引导、政策扶持、深挖人文等多措并举,推进滹沱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滹沱河拥河经济发展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广,时间跨度大,每项规划、每项工程都需要保证前瞻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对此,徐萌委员建议,为确保高站位谋划、全方位协调、高效率推进,建议成立由市主管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市自规局、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滹沱河建设市级专班,全面负责滹沱河经济带的统筹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生态保护等工作,沿线区县相应成立指挥部,有序对接、科学细化、具体实施。
在整体规划方面,她建议,对标国际化水平,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对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进行高标准规划,科学谋划滹沱河沿岸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可考虑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划区”的模式进行规划,纵向沿河向外分别为生态保护层、产业聚集层、低密居住层;横向划分中央活动区、都市消费娱乐区、都市休闲区、新业态孵化区等功能区,推进沿岸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省会城市副中心,为城市“华丽转身”提供内在动力。除了科学规划的各类功能区外,预留出足够的规划空间,便于调整利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经得起科学的检验、历史的考验。
同时,她建议,基础设施先行,科学分步实施。“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规划建设是一篇大文章,应按照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整体规划,先期谋划实施市政路网体系、给排水地下工程、气电暖讯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为下一步整体布局和产业导入奠定基础。”她建议,按照层、区规划功能定位,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生态保护层建设、功能区雏形构建、共享空间打造等工作。
在产业引导方面,她认为,拥河经济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而产业集聚不仅需要基础优势、成长预期,更需要政府的科学布局和积极引领。她建议,加快建设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统筹推进高端商务、康养旅游、休闲娱乐、创新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打造省会标志性高端商务集中区、新业态新模式策源地、冀中南数字化服务核心区。
在政策支持方面,她建议,相关部门在编制土地区域规划时,统筹考虑用地问题,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依法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同时,要创新用地支持政策,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利用有效载体和多种渠道使用土地资源,为加快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中,应结合历史文化和沿线地域文化深度深挖、有机融合,努力把滹沱河打造成展现石家庄历史文化、乡愁风情的一条历史名河、一条人文之河。”对此,她建议,与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遥相呼应,布局一批引领型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动历史资源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她建议,借鉴兄弟城市规划经验,建设特色小镇、医养结合、城市森林、临河公园等绿色空间,确保滹沱河沿岸绿化覆盖率,制定滹沱河生态保护负面清单,严控区域的生态红线,筑起滹沱河生态科技经济带的生态之魂、绿色之魂,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高地。
(燕都融媒体记者杨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