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石家庄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激增,对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公共交通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在今年的石家庄两会,石家庄人大代表庞建民建议,调整部分公交终点站,其中,谈固公交枢纽站位置可以适当向东迁出二环之外,疏解二环以内巨大的交通压力,同时满足高新区以及石家庄东站出行的客流。
“谈固公交枢纽站于年2月13日投入运营,枢纽站内设5个车道,配有高度楼和乘客服务大厅,是市区二环内唯一的公交枢纽站。”庞建民代表经过调研了解到,投入运营初期,谈固公交枢纽站实现了多条线路的零距离换乘,改变了周边区域的交通环境。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原有的公交枢纽站点规划从规模数量、功能配置等方面已经不适应公交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拥堵状况比较严重,城市交通出行效率降低。
“谈固公交枢纽站与最近的地铁站‘谈固站’,直线距离米,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并未得到有效衔接。”他举例说,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行最后1公里的问题,但谈固公交枢纽站没有位置存放大量的共享单车,站点周边摆放杂乱无章,没有整合不同的交通方式,实现多层衔接,立体换乘。
因此,他建议,随着城市的扩大,高新区的建设,石家庄东站的启动,城市交通枢纽位置可以适当向东迁出二环之外,疏解二环以内巨大的交通压力,同时满足高新区以及石家庄东站出行的客流。
同时,他还建议,调整12路、73路、6路等线路医大一院终点站的设置。“12路、73路、6路公交终点站都为医院站。该区域日常客流及车流量很大,在上下班高峰期,拥堵时间长,在近几年中也因为公交车站点人多拥挤而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庞建民代表调研后建议,从该区域交通发展的长远考虑,建议将此终点站按相应线路的公交方向延伸出二环外。
除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布局外,庞建民代表还建议,选取合适的位置,建立依托轨道和常规交通建立的综合大型枢纽,可以吸引枢纽周边的私人交通进入枢纽换乘公共交通前往中心城区,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燕都融媒体记者李春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