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友田
毛友田(—),大名县埝头乡毛苏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大名县科学种田带头人。自幼务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毛苏村党支部书记、大苏村乡党总支副书记、埝头乡副乡长、埝头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大名县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年12月当选中共大名县委委员。30多年间,他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狠抓生产条件的改变,先后填平四沟八坑,动土11万多立方米,又改造盐碱地余亩,扩大了耕地。添置了一批农机具,打井配套,学习科学,坚持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年亩产达千克。使全村由穷变富。全村只有亩耕地,每年却向国家贡献10万公斤粮食。年12月,毛苏村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年,被邯郸地区树立为农业战线20面红旗之一。
毛友田热爱科学技术,提倡科学种田,是大名县率先在村里建科技小组的人。在他的支持下,科技组与农业技术干部一起培育出“毛苏4号”“毛苏5号”小麦优种,推广到县内外。—年,毛苏村一带发生小麦锈病,严重影响小麦生长。他亲自参加并组织开展锈病的防治,同技术人员一起摸清小麦锈病发生的根源,总结出成套综合防治经验,在本县推广。年2月,邯郸专署、省农林厅在毛苏村召开防治小麦锈病现场会,会上他介绍了经验,会后向全省推广他们的经验。年,他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常说“当干部要为群众谋利益,白吃白拿群众的东西,不是共产党的作风”。他平等待人,凡去该村工作的干部,不分领导同志或一般人员一律相待,不搞特殊招待,不搞请客送礼。因患鼻咽癌,医治无效,于年7月12日病逝。在石家庄市就医期间,他忍着病痛,走访省农办、省农业科学院,学习科学技术,总结外地增产经验,带回家乡指导生产。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关心工作,对村干部说:“咱村亩产还没过吨,社会主义新农村没建成,我不行了,你们可不能歇劲啊!”他病故后,毛苏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遵照他的遗嘱,坚持科学种田,建设新农村不歇劲,该村是大名县首批科技示范村之一,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他的事迹,至今为人传颂。
(大名县地方志办公室)
原标题:《大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