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河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普查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全省常住人口共人,居全国第六位(位次无变化),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增加人,增长3.84%,年平均增长率为0.38%,比年到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75%下降0.37个百分点。全省常住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5个百分点。
图/来源河北日报微博
户别人口。全省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集体户户,集体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5人,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0.13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图/来源河北新闻网微博
人口地区分布。各地区中,人口超过万人的地区有1个,在万人至万人之间的地区有6个,少于万人的地区有7个。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地区合计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59.40%。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地区依次为:廊坊、石家庄(不含辛集)、保定(不含定州、雄安新区)、邯郸、沧州,分别增加人、人、人、人、人。
图/来源河北新闻网微博
性别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50.50%;女性人口为人占49.5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02,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0.82。总人口性别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低3.05,性别结构趋于平衡。
图/来源河北新闻网微博
年龄构成。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人,占20.22%;15-59岁人口为人,占59.92%;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3.92%。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3.3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2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6.8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5.68个百分点。我省青少年、老年人口比重和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降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老龄化进度逐步加深,但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力负担面临加重趋势。
受教育程度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与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人增加为人,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2年提高至9.84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由2.61%下降为1.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我省发展高等教育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的政策效果,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图/来源河北新闻网微博
城乡人口。全省城镇人口为人,占60.07%;乡村人口为人,占39.93%。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人,乡村人口减少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6.13个百分点,10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10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
流动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人,流动人口为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人,省内流动人口为人。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82个百分点;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80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98个百分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迁移流动创造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民族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9092人,占95.6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4.32%。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3.67%,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7.63%,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略有上升。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我省全面落实中央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人口和地区发展的工作成效。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赵晓华实习生王晓雨
热点推荐
突然,70层高楼晃动!市民逃离:有人鞋都跑断了!官方刚刚回应
30例阳性,暂停!发现一愈后复阳人员,去过多家餐馆、超市……
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来了!事关划片入学、学校建设,石家庄最新答复!一区今年开建3所学校→
编辑静静责编卡卡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长按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