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等待良久而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第二轮双一流,JY部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公布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建设学科名单”,为国内诸多高校以及广大毕业学子,送去了一份别样的“情人节礼物”。
第一轮还有一流大学A类、B类以及一流学科高校之分,如今,第二轮全部归零,大家都是“双一流”,唯一的区别在于建设学科的数目多少。2所的首轮学科建设不佳,下车。13所双一流学科有1年的时间整改,涉及到安徽大学、辽宁大学以及许多老牌高校。已经过时了,10所学校唯一的建设学科被公示,真的搞不好,一年后就是普通高校了。
河北大学新名单的公布,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却了许多实力高校那份耽搁了20余年的委屈与心愿。我想,湘潭大学、山西大学以及两校的学子定会是长抒一气,心中也总算是“顺了”。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两所年纪相仿的青春高校也在本轮中入愿成为了双一流大学,摆脱了世人“半信半疑”的认可,坚定了自身的实力,开启高歌猛进的新时代。
山东0.54%,河北0.66%
山东驻地本省的双一流高校对省内学子是有招生名额倾斜的,也是本校释放名额最多的地方。学长曾经为山东、河南、河北三大高考大省算过一笔账,就看三省高考生入读本省双一流高校的比例到底有多少?别看山东省3所双一流,看似数目最多,实则占比最低。
青岛最新一届高考数据计算,河南万考生,郑州大学给河南多指标,占招生总额62%,河南大学也是多,占总额68%。山东79.5万,“巨无霸”山东大学给人,占比不到20%,总之三校加起来还没有青岛大学一所招的多。山东省仅有0.54%的考生能够在本省读双一流,河南是山东的两倍达到了1%,河北虽然只有一所,但是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相同,均是省属高校,名额倾斜力度相当大,占比0.66%。
保定作为全国两大高考大省,河北与山东两省的考生都像是久旱盼甘霖一般期待增加双一流。第二轮错过,意味着又是5年,双一流十年内没有增位。与失望的两处。
河北与山东的老牌名校,不论是数量与质量,整体而言都优于山西省。尤其是河北省的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山东省的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以及新创办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都是身怀“武艺”的强手。为何河北、山东高校再次陪跑?耐住性子,咱们仔细说说。
济南山西省为何能新增双一流
山西省众所周知,是国内经济结构、工业结构,单一化、亚健康、缺乏可持续性的困难省。
正因为山西省经济实力太弱,即便是省内“大学”本就数目稀少,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扶持,只能遴选出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科进行支持。山西省不似山东等其他强省,几乎没有省重点大学这一说,要说也就是山西省刮一刮油水补贴一下的高校就是省重点大学。
山西大学这在、工程建设期间,“做大做强”,建校区、扩大规模阶段,明显落后不是一点半点。就连近几年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进度,都一拖再拖。
山西省这种点对点突破的扶持模式,虽本是无奈之举,但在“双一流”期间非常有用。
太原山西省的工程,遴选出山西大学的物理学与哲学,这两个学科本就是山西大学的强势学科,在普通高校中已经是第一梯队。为方便对比,我们以理工类的物理学学科为例。学长以前提到很多次,双一流对于等待进位的高校,和综合实力、大学的排名没有较大的关系。要的不是摊大饼,而是“突出”!双一流的门槛是变化的,第一轮略显仓促,对高校提供了全面保护,标准也是国内外混杂。第二轮的侧重点就是国内标准,而且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大奖、大项目、大平台”,三点很关键。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有高端的大科研人员与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的,不是培育基地)
有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能力:第一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年度)
有承担大项目的实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经费万(中央拨款支持万)的大项目。
学科基础非常好,普通高校第一位,B+学科
资源集聚外,还有就是地方对学校大力支持。地方院校经费主要靠地方拨款,地方能够长期扶持学校,给予大量经费建设,才能达到可持续性。山西省重视山西大学,可以说,超过了太原理工,何时何地省内都是“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河北、山东两省,即便是拿了一单位的大奖,为何继续陪跑
可以说,山东、河北两省的高校,有实力,但是支离破碎。
河北
河北省的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三校中按匹配度高低排序是石铁大、燕大、河大。
石铁大的交通运输一单位取得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倘若石铁大在16年取得,按照首轮标准就是直接入围。年底,石铁大的交通运输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再加一分。三大项基本是必须,但是,石铁交运一级学科评估C类,尚显薄弱(宁波大学C类且无其他突破,已经被警告)。二,石铁主持国重大项目暂时稀缺。三,石铁作为地方院校,没有得到地方大力扶持。石铁今年的预算年度收入排河北第11位,加了上一年度的经费余额才是第十位。
河北燕大,河北唯一的A类学科获得者,机械学科实力自然没话说。燕大已经有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不是机械领域,但是燕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B+,也是普通高校第一位了。燕大的材料年底新主持了一项大科研项目。可惜就是5年内材料领域,没有一单位取得大奖。目前而言,燕大的材料资源不错,第三轮有希望。
要说经费支持,燕大受地方支持远好于石铁大,与河北大学的扶持力度相仿。
河北高校经费,唯一的河工大排第二,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受委屈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一省一校”成员中,现在是唯一的普通高校了。河大也是文理擅长,评估最好的是B级学科,也都是人文社科。宋史研究中心是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年哲学与宋史研究批准较大科研项目。哲学C+,中国史B-,底子较弱,与山西大学的哲学B级也差距较大。河大,最好的学科没有大平台、大项目;有大平台大项目的学科,实力又不是很突出。也不是省会高校,省内扶持河北师范大学的力度都远远大于河大。
山东2.山东
山东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分别在年度、年度获得一单位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山师大的化学,早一年就好了,而且山师大的化学实力本身不错,不愁保不住。山一医与山西大学,同一年度取得大奖。山师化学与山一医,无大科研平台,也没有主持重量级国家大项目(普通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太行)。
山东师范大学再就是省内的扶持,山东是北方第一经济大省,拨款确实不少。山一医的扶持力度很大,经费超过30亿。但本身是新组高校,有待发展。山师的经费省内第十位,但是数额也不算少。山东高校不缺经费扶持,两所学校关键就是匹配度还是太低。山东遴选高校众多进行扶持,双一流评选阶段又去支持临沂大学等校,摊子真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