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一场组织有序、别开生面的消防演医院举行,活动分为疏散逃生知识培训、火场逃生演练、扑救初期火灾演练及引导病区孕产妇疏散逃生演练四部分。通过培训演练,医院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提高了参与活动职工应对初期火灾的能力和水平。
在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到来之际,为响应“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主题,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切实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技能,避免重特大伤亡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稳步开展,5月26日下午,医院举办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活动,医院行政科室、医疗医技科室余人参加活动,副院长刘荣军主持活动。
在疏散逃生知识培训环节,刘荣军副院长讲解了组织疏散逃生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掩住口鼻,弓身前行……参加演练的职工5-10人一组,依次进入“逃生帐篷”。“逃生帐篷”内设有隔断墙,将帐篷内的空间分隔成迂回曲折的走道,为迷宫形式,同时分开设置了1个进口和1个出口,进出口上设有遮光用的门帘,具有封闭、黑暗、浓烟等特点。参与活动的职工在烟雾缭绕的帐篷内模拟感受火灾发生时的现场状态,按照帐篷内的标识找到正确的道路,顺利地从出口“逃生”。通过对黑暗、浓烟的火场真实体验,增强了职工面对火灾现场临危不惧和应急应变能力。
初期火灾若发现及时,方法得当,可有效遏制火势发展。为确保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在真正发生火灾时能快速正确地处置初期火情,在扑救初期火灾演练现场,参与演练的职工压下手柄、对准火源根部扫射,通过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展示初期火灾扑救技能。
为了让病区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火灾疏散程序及方法,提高应对危险情况的处理应变能力,医院在演练前期做足准备工作,在演练现场为医护人员及患者讲授和演示穿戴消防防毒防烟面罩,合理规划逃生疏散路线,医护人员沿路线有序、迅速的护送患者安全疏散,增强了医患消防安全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医患生命财产安全。
(燕都融媒体记者檀亚楠)
本文来源:燕赵都市报